一念之間
我之前寫過《Groundhog Day》,但最近有些新的感悟,所以想再分享一次,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
在說沉重的話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Groundhog Day的趣事,男友的工作包括一件聽起來很無聊的差事,就是每天打電話給客戶,確認他們想進行的交易,聽著一串又一串的數字,我心想,不是用電郵更方便、準確嗎?他說那是公司的規定,而電話另一端的客戶跟他一樣無奈。從此,他每打完這通電話,我就笑說那是groundhog day。後來我在工作上也有重重覆覆的事項,有位同事在開會時笑說那根本是groundhog day嘛,我有點開心,因為我們有同樣的幽默感,也有點沒趣,原來這個比喻不只屬於我一個。
最近在不同渠道收到了一些問題和訊息,引起了一些反思,想與大家分享。
在這些訊息中,很多新朋友、舊朋友對我的新工作特別感興趣,甚至問我有沒有在Tate面試的心得跟他們分享。在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他們對藝術行業的興趣與渴望,但卻欠缺對這個圈子的了解和入行的決心。
我很坦白地跟他們說,他們或許更需要知道的是現在英國藝術界別的就業情況,或者先嘗試報報看自己心儀的工種,看看有沒有回覆、面試的機會,然後在調整求職策略。我找工作找了大半年,在去Tate面試之前,我經歷過很多失敗,每次失敗我都嘗試從中學到些什麼,比如履歷要怎麼寫才能被看見,如果有面試的話,又怎樣說服他們聘用一個剛來英國的人,而不是本地人;而更長遠一點來說,我就是怕找不到工作,所以同時唸碩士,也替不同的公司寫文案,維持生活。而最後在Tate面試,倒是很簡單直接的對談,雖說簡單,卻綜合了我前七個月的經驗和過去三年在這個行業的工作經驗。
聽起來說許很臭屁,但投了幾百份履歷才換來一次面試的機會,聽起來應該並沒有很厲害吧?甚至讓某些人感到絕望。我想跟他們分享的,是一種務實的心態,可以設定一個很高的目標,但不應該只是遠遠的想像那個目標,然後默默地準備那個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的面試——至少生活沒給我這樣的餘裕。被拒絕得多也會習慣,但不是那種「我就是很失敗」那樣的習慣,而是「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吧」。
如果有這個心態,即使暫時未能入行,但當機會來臨時,你會有更大的信心把握,而當然,更主動的人不應該等機會來臨,而是創造機會。
最近在看一些書,然後回想起很多小時候的事,我的家境絕對不是富裕,但媽媽總是很樂觀、堅持地走下去,而無論我在學校的成績有多好,每次公開試總是拿不到期望的成績 ,連考大學也比很多人不順利。生活中有許多個「不如放棄吧」這樣的念頭,但最後都選擇了試試用別的方法達成目標,冤枉路其實不冤枉,至少我又離自己的目標近了一步。
有朋友說我很幸運,雖然我馬上聯想起窮困的童年和早逝的爸爸,但我還是會點頭微笑,幸運在哪裡呢?或許它就是每次很想很想放棄時,心中那股「不如再試一次?」的聲音吧。
就像《Groundhog Day》的劇情一樣,只有停止埋怨,一點點地變成更好的人,才能幫自己走出生活的死胡同,從「今天」順利過渡至期待已久的「明天」(,還找到了真愛)。
“Today is only one day in all the days that will ever be. But what will happen in all the other days that ever come can depend on what you do today. It’s been that way all this year. It’s been that way so many time”
Ernest Hemingway
以前對海明威絕大部分的作品都無感,因為覺得他的個性太倔強,太強勢,太絕對,但說許面對被亂流打亂的生活,我們的確需要變得更堅強。
如何做到溫柔而不脆弱、堅強而不銳利,是我給自己的功課,也歡迎大家一起修練。
如果你需要人聆聽或就你生活 、工作中的煩惱給些意見,也歡迎找我聊天。